
1月24日讯 据武汉晚报报道,三十年前沉醉于邓丽君轻柔曼妙的“靡靡之音”,那时知道作词者是情歌圣手庄奴,想象他是一位感时伤怀的俊朗书生。卅年后,在电视上初识庄奴,原来是白发苍苍、精神矍铄的老叟,离开内地60年的游子,谈起祖国和中华文化潸然泪下。
庄奴带领弟子来汉演出,记者与他约好专访,早到一小时在酒店大厅等候,不意遇到庄奴拄着拐杖,在其夫人搀扶下,兴味盎然地从酒店外回房,他告诉我,早上6点起床,过完早、散完步,没料到我来得这么早。他下榻的房间古色古香、雕梁画栋,庄奴身着一件黑底夹着红丝儿的中式小袄,黑色的裤子和运动鞋,银白的头发和眉毛依然茂密,面含微笑,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,90年的风霜没有磨灭明亮深邃的眼眸,声音依旧硬朗干脆,言语间中气十足,思维清晰,不时笑声朗朗,访谈中他情不自禁地清唱起一段段动听怀旧的旋律,全然不像一位耄耋老人。
谈起初到台湾情形,年近9旬的庄奴谦逊感喟,芳华虚度呀,居住地是出豆浆的永和,离台北一箭之遥,他回忆60年前到永和乡,经过中正桥就到了,原来满眼是稻田,街上走的是水牛车,现在都走大巴士了,一呆就是60年。这位安贫乐道的老人戏谑地透露,笔名庄奴的由来是宋朝晁补之的诗句:“庄奴不入租,报我田久荒。”原来就是佃户的意思,怪不得他穷了一辈子。
|